征信管理需配得上“征信”二字
随着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接入征信平台,对征信的监管必须加强。
5月24日,“个人征信报告现侮辱字眼”的新闻冲上热搜,并引发舆论质疑与担忧。
据报道,江苏南通市民房女士在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时发现,“工作单位”一栏中竟被写上了“专业做鸡十年”。经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协调,涉嫌上传不当信息的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删除,并暂停“晋商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征信系统查询权限,责成其内部整改。至今房女士未收到涉事公司的正当说法。
人民日报:别让征信管理出现“真空地带”
此次事件具体过程和原因仍待进一步调查,但其暴露出的监管短板,给人敲响了警钟:如果当事人没查询个人征信怎么办?个人征信中的不当信息、错误信息是否会留痕?对普通老百姓影响深远的征信信息为啥能由一家企业随意上传、且其中存在不当信息还能顺利通过?希望征信机构能够调查清楚事实、及时回应疑问,如此方能打消公众对于个人征信报告安全性和规范性的疑虑。这起事件反映出在征信情况和个人信息管理上,还存在一些“真空”地带,急需规范、完善。
光明日报:征信绝不可“任性”
这么一则赤裸裸的诽谤,由一家正规金融公司上传,竟然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央行征信系统中。这是怎么做到的?又会对公民信誉以及信贷权利造成多大伤害?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相关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央行征信系统是一个平台,数据都是由相关金融接入机构传送,谁传送谁负法律责任;当事人如有异议,可走征信异议处理程序。”但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显然不是网络自媒体平台,可以任由他人“上传”,不必承担监管责任。这次极端个案也在提示全社会:征信本身也应阳光化,必须压缩“任性”的操作空间。
半月谈:如此催款也应被拉入失信黑名单
呼死你、送花圈、放裸照……这是此前一些金融公司催收账款饱受诟病的卑劣手段。这次涉事公司在个人征信报告上“信手涂鸦”,突破了道德底线,也触及了法律红线。法律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范。商账催收也要守法,对借款人的违约行为可以诉诸法律渠道。滥用旁门左道涉嫌违法,如此催款也应该被拉入失信黑名单。
中国青年报:对个人信用权益构成威胁
个人征信报告内容涵盖丰富,包括基本信息、信贷记录、非金融负债信息、公共信息、查询记录等。它直观反映了个人基本的信用状况,被形象地称为“信用档案”,是人们开展社会经济活动的“通行证”。如果个人缺乏良好信用记录,存在“污点”,那么“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大到住房贷款,小到办理一张信用卡,均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金融接入机构如果“想咋写就咋写”,将对个人信用权益构成威胁。随着越来越多金融机构接入征信平台,对征信的监管必须加强。
北京青年报:侮辱字眼撬开金融管理缺漏
此事不能止于个案处理,更需要加快金融征信制度机制的迭代升级。首先是健全金融征信管理的构架,不能让金融征信由具体金融机构“大包大揽”“独占独享”,真正让采集上报与审核生成变成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相互制约。其次是给金融征信信息采集、审核与管理,定规矩、明责任、确程序,约束权利行使,比如,实行信息采集上报以及审核生成的实名制,谁签名谁对信息负责,像个案这样的极端事件便不会发生。
澎湃新闻:扎紧征信报告的篱笆
这事让人细思恐极,征信制度作为被寄予厚望的社会管理手段,却在个别机构滥用之下,俨然成了打小报告的“黑箱”,可以直接置当事人“经济性死亡”。这暴露出征信管理的短板,缺乏“刀刃向内”的约束机制。这一课应该及时补上。征信报告,诚信为先,首先写报告的必须诚信!这次事件也给大家提一个醒,征信报告要“瘦身”、要回归本职,口子不能开得太大,篱笆要扎紧,否则,很多商业公司出于利益驱动,会把征信报告搞成“打小报告”,那会毁了征信的社会公信。
正观新闻:金融机构不能想抹黑就抹黑
个人征信报告出现侮辱性字眼,虽说是晋商消费金融公司员工素质问题,但人民银行南通中心支行轻飘飘的一句“数据都是由相关金融接入机构传送,谁传送谁负法律责任”不仅不能让人信服,更有甩锅的嫌疑。央行征信中心作为第三方机构,仅负责客观收集、记录商业银行上报的消费者信用信息,但这并不代表央行征信中心可以放任商业银行视征信报告为儿戏,对个人信息想改就改,想抹黑就抹黑。
每日新报: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单位行为,该金融机构不仅要赔礼道歉,还要承担相应的民事和法律责任。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滥用信用措施,比如闯红灯、错误垃圾分类也被纳入失信行为,引发公众对“征信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的担忧。中国人民银行为此规定征信机构采集信用信息,应当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采集是对之前个人信用联合惩戒中一些苗头的“纠偏”。这个规定打消了公众顾虑。现在新的问题来了,谁上传谁负责没有审核的规则,是真的吗?这个问题需要权威机构来澄清,是假的,虚惊一场;是真的,就该检视这条规则的合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