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公司被查 与整顿现金贷强相关
从全行业来看,聚信立的停业并非孤立。从去年底开始,多家大数据公司已经停业或被查。
最近的9月6日,魔蝎数据就传出被查消息,一位核心高管人员被带走。官网显示,截至目前已服务2000多家客户,包括银行、网贷平台、消费金融公司等。同日,新颜科技CEO黄向前也被警方要求协助调查。新颜科技人士表示,协助调查是因为与其合作的一家持牌网贷平台涉及暴力催收问题。该公司的合作机构数量超过2500家,同样面向银行、消费金融。
不难看出,这些遭到整顿的大数据公司,面向的客户大多为个人信贷业务。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作为现金贷风控的关键一环,第三方大数据公司在近几年可谓风生水起。但由于数据的授权、来源、用途十分不透明,导致的隐私侵权、数据滥用等问题越来越严重。
“问题在于,爬虫获取数据以后用这些数据做了什么?谁来监管的问题。技术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使用技术的人,如果不加以约束,很容易就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以及这些爬虫数据公司,通过获取个人数据整合后在进行贩卖”,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据新金融深度报道,聚信立只要获取用户的手机号码和服务码,就可登陆各大运营商的系统爬取通话记录的数据,形成“个人用户报告”,报告中的内容包括通话号码、次数、时长等。而对于放贷机构来说,借款人的通讯信息是日后向借款人及其家人朋友催收的“杀手锏”。
而不断出现的暴力催收血案,也最终指向了这些爬取数据的公司。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爬虫数据公司遭到监管,也是为了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更深入化,整肃到数据源头。”
西南财经大学普惠金融与智能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文表示,“现在这些大数据(公司)被查的话,跟整顿现金贷是高度相关的。”
他分析指出,目前现金贷公司各种马甲太多,大的可以盯上,小的一大堆,(监管)无从下手。小现金贷公司已演变为群体行为,通过这些大数据公司获得系统,获客、催收都依赖于这些贴着大数据标签的机构,现金贷马甲公司只提供资金。因此,通过打击大数据公司,也变相整顿了现金贷行业。
陈文还指出,这些大数据公司频繁被查也会影响助贷行业,助贷行业有很大一块也是消费金融和现金贷,与现金贷企业的客户群,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大数据公司有重叠。
从国家层面看,对于爬虫行为的监管已经逐渐明确。2019年5月2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明确出现了对网络爬虫规制的法律条文。
其中第十五条规定,网络运营者以经营为目的收集重要数据或个人敏感信息的,应向所在地网信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包括收集使用规则,收集使用的目的、规模、方式、范围、类型、期限等,不包括数据内容本身。第二十条表示,网络运营者保存个人信息不应超出收集使用规则中的保存期限,用户注销账号后应当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第二十七条指出,网络运营者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前,应当评估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并征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