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频道」在互联网和朋友圈中看到大量代理投诉广告,它们多以团伙的形式存在,部分以公司为载体,营销内容十分露骨。代理投诉平台宣称,大量收购消费金融公司、P2P、汽车金融的一手、二手单子,不管逾期多少次,有多少人处理过,两周内即可更新央行征信。
信用卡市场也难逃代理投诉攻击。有从事信用卡代理投诉的人员称,浦发、建行、兴业、广发、平安、中行、交行的信用卡因最低还款产生的利息,逾期产生的罚息、违约金,都可以追回来,成功率百分之百。
就信用卡的罚息规则而言,代理投诉们所称的追息方式,明显不符合规则,也帮不了借款人减免息费。这种代理投诉的作案形式与以往大同小异,都是采用伪造材料,疯狂投诉的方式试图让金融机构妥协。
早在去年,多地下发文件打击恶意投诉代理行为。海南银保监局就联合海口市金融工作办公室、海口市公安局等多部门发布《关于打击金融领域恶意投诉代理行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指出专业代理退保退息类恶意投诉呈现爆发式增长,部分社会组织或个人以牟利为目的,怂恿、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退息”,唆使消费者恶意投诉,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正常金融经营秩序。
今年以来,监管层面持续加强对反催收联盟等黑中介的打击力度,肃清消费金融行业乱象。深圳银保监局近期发布关于银行消费的风险提示,明确指出借款人要依法维权,谨防信息被泄露。
深圳银保监局称,切勿轻信非法牟利组织“代理维权”,一些反催收联盟和职业投诉等黑产中介打着“代理维权”名义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存在严重的信息泄露风险隐患。
无论是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互联网金融平台,都面临着代理投诉、反催收产业链的侵扰。消费金融公司、互金机构为借款人梳理了反催收联盟常见的套路,即资料作假、卖教程、恶意逃废债。
华融消费金融近期发布关于警惕“非法代理投诉”风险的提示,提到部分组织和个人为牟取非法利益,利用互联网论坛、微信朋友圈等渠道,打着“个人征信修复”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委托代理维权,提供个人隐私信息,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甚至伪造证明材料,向金融机构、监管等部分投诉,并以此收取高额手续费。
平安银行信用卡近期就发生了恶意代理投诉情况,持卡人多次逾期,找黑中介恶意投诉银行,要求消除逾期记录。平安银行调查发现,持卡人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背后的代理投诉组织涉嫌伪造公章和材料,最终被警方带走。面对代理投诉中介,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选择正面回击,这让大量的代理投诉中介锒铛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