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互联网平台涉金融业务整改上千个问题:一半已经落地 年底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在谈到从事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平台时,郭树清表示,金融监管会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坚决制止监管套利。
4月29日,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约谈了13家互联网平台,而在郭树清此次采访中提到的是14家。这意味着约谈13家之后,又有互联网平台加入到整顿队伍中。
关于进展,郭树清表示,在针对14家互联网平台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提出上千个问题,大部分已得到积极响应,一半左右已经落地,今年年底前将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问:如何看待当前金融业发展的整体情况?金融领域在公平竞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答:改革开放后,中国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就构建起一个全球第二大的现代金融体系,而且有的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充分说明我国金融体系具有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其开放性、竞争性、公平性、包容性、普惠性处于较高水平。
我国金融领域的竞争程度很高。例如,我国银行体系共有4000多家机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市场份额只占34%左右,行业集中度远低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再如,我国保险公司可以在全国各地展业,有的城市同时有几十家保险公司在开展业务,竞争十分激烈。此外,我国移动支付、线上信贷、互联网保险业务蓬勃发展,这些领域都是以民营资本为主,如果没有金融机构和政策的支持难以出现这样的局面。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国金融某些领域、某些环节垄断和不正当竞争问题突出,最主要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资本在金融领域无序扩张。我国金融业在高速增长阶段吸引了各类资本进入,产业资本参股特别是控股金融机构后,如出现违规关联行为,可能使商业风险转化为金融风险。
二是打着“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旗号违法违规开展金融活动。曾经有不少企业和个人自称“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借贷”“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众筹”等,实际上吸收社会公众资金投资非标产品和项目,最后都办成了“类银行”平台。这些平台非但不执行银行的资本约束、市场约束和监管约束,还没有真正意义的“风险管控”,极易对多个领域的金融和财务活动形成冲击。
三是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涉足多种金融业务开展不正当竞争。有的在某些产品、某些环节形成垄断,甚至形成“赢者通吃”态势,阻碍公平竞争、获取超额收益。有的平台违反已有金融规则,违规监管套利,混淆金融业务和其他商业活动,增加金融体系风险隐患。有的平台诱导消费者过度消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坚守人民至上 鼓励金融创新
问:金融管理部门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哪些工作思路?目前已经取得哪些成效?
答:金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持和鼓励个人、企业、机构创新创业的迫切需要。
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是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我们及时开展金融领域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整治,具体工作原则是“坚决打破垄断,严格依法监管,坚持稳中求进,促进健康发展”。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既有利于改善普惠金融服务,又有利于促进创新发展。
关键是要做到两点,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依规,许多金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明显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坚持守正创新,在“人民至上”这个大前提下鼓励金融创新。金融领域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把握正确方向,创新才有好的结果。通过守正创新、依法依规做到规范和发展并重,不是说规范就不发展了,光讲发展不规范,实际上也损害发展。
前期,我们针对金融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需要,在银行、保险、证券以及其他金融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例如,研究制定了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和股权管理办法,开展公司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实业板块和金融板块风险隔离。
我们坚持金融业务必须持牌经营,对于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坚决制止监管套利。在针对14家互联网平台的整改中,金融管理部门先后提出上千个问题,大部分已得到积极响应,一半左右已经落地,今年年底前将取得更显著的实质进展。
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
问:下一步,金融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还会推出哪些重要举措?
答:我们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不断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取得积极成效。截至8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达52.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42万亿元,增长11.5%。今年已为7000多万户民营企业发放贷款,贷款户数增长30%。前8个月,银行机构新发放的企业类贷款中,53%发放给民营企业,这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是匹配的。截至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8.6万亿元,同比增长27.4%,大型商业银行有望提前完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以上的目标。目前,中国小微企业贷款覆盖率在30%左右,这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一是鼓励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用好数字化手段,推动加快信用信息共享,准确掌握使用水电煤气缴费、工商、纳税情况等企业信息。二是持续推动银行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深入企业、社区了解实际情况,帮助民营企业获得更为便利的金融服务。三是充分发挥证券市场、私募基金、天使基金的潜力,拓宽民营企业融资的途径和渠道,使金融供给在融资周期等方面更好匹配企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