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催收”团队号称可信用修复、停息挂账?专家提醒:存在诈骗风险丨关注征信修复

“停息挂账”“信用修复”“债务优化”……近段时间,一些所谓的“反催收”团队,收费办理个人不良征信记录相关业务,扰乱社会信用体系。专家认为,个人信息泄露可能被不法人员利用,征信修复存在诈骗风险。针对此类乱象,广西相关立法已提上日程,规范完善各领域各环节信用措施,切实保护各类主体合法权益。

“反催收”团队号称可信用修复、停息挂账?专家提醒:存在诈骗风险丨关注征信修复

网络上的法律咨询师截图。

【现象】

不良征信可花钱删除?有人将此变成一门生意,赚得盆满钵满

逾期金额3万元,免息分期,收取服务费3000元;删除一条不良征信记录1500至2000元;入会学习沟通技巧980元……近段时间,有人将消除个人不良征信记录、信用卡逾期“援助”等变成一门生意,在金融市场上刮起一股“反催收”之风,帮债务人恶意逃避债务。他们不仅在网络平台上大量传播与银行协商的技巧,还利用平台获取目标客户。

接触过此类业务的黄先生透露,目前市场上不少“反催收”团队采用两种方式加入,一种是区域代理,交付一定现金获得该“服务”的经营代理权;另一种则不断发展下线,签单成功的下家按照一定的比例提成获取佣金。不少人加入其中,早期代理该业务的一些团队,已经赚得盆满钵满。

【调查】

羊毛出在羊身上!“反催收”不治逾期病,市民小心被套路

4月7日,国内多个银行对受疫情影响的个人住房贷款客户,出台了给予还款宽限期支持的纾困政策。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发现,该政策刚出台,“反催收”团队马上推出了房贷延期服务项目。反催收”团队能否真的解决逾期问题、有无其他风险?

4月25日,广西锦康律师事务所律师吴穷表示,“如果债务人利用虚假证明而骗取减免,债权人有权拒绝申请或撤销该变更事项。”届时,债务人不仅要补齐拖欠款项及额外利息,还需要承担违约金并被纳入失信记录。而且可能高额中介费也无法追回,“不管是什么方案,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方法在短期内或许能缓解债务危机,但实质是一条恶意套利的灰色产业链。

【监管】

信用如何修复?关于信用条例草案你需要知道

今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草案)》由自治区政府提请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

对信用如何修复,条例草案也有规定。例如,拟规定在失信信息披露期间,失信主体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利影响的,可以向发展改革部门公共信用信息工作机构或者失信行为的认定机关申请信用修复;严重失信主体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受理申请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将其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终止公开共享相关失信信息,或者对相关失信信息进行标注、屏蔽、删除,并将修复情况告知信用主体。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