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人总是教导我们要牢记历史,但历史实际上是非常容易被大众遗忘的,有些时候也许就是人为的或选择性的遗忘。
就在20多年前,中国曾经发生一场席卷数省的金融机构兑付危机,涉及的金融机构种类多样,机构的数量众多。
这其中的农村基金会,虽然名义上不属于正牌金融机构,但也算是领取过准生证的,只是出生证的发放人是农业部而非当时的金融监管机构中国人民银行罢了。
这次的金融挤兑危机,肇始于农村基金会,但真正的冲击来自海南城市信用社的挤兑。
1997年12月,海南城市信用社挤兑危机爆发,海南省政府和人民银行决定将28家城市信用社并入海南发展银行,另有5家资产质量特别烂的信用社交由海发行托管,挤兑由此蔓延到了海南发展银行。
海南发展银行原系海南资产质量最差的6家信托公司合并重组改制而成,本身就先天不足。而当时的经济大环境是通货紧缩,海南大特区的泡沫经济破裂后经济持续低迷,海南发展银行不但先天不足,还后天失调。当挤兑爆发时,人民银行进退失据,未能采取果断措施为海南发展银行提供足够的资金注入,于是,海南发展银行在挤兑潮中倒闭。
之后,对金融机构的挤兑进一步蔓延到内地多省。而在这次的挤兑危机中,各地政府和人民银行连应急预案都没有,只能上报风险进展情况,无奈地袖手旁观、隔岸观火,不但未投入流动性资金扶持被挤兑的机构,甚至被挤兑的银行向人行提取法定准备金都未能获准,到了总行同意提取准备金的批复下发,被挤兑的机构已经垮了。
被挤兑潮波及的包括城市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信托公司(当时信托公司也开展存贷款和结算等银行业务),甚至还包括全国性银行的分支机构。
这段历史很快就几乎被遗忘。即便是金融圈里的人,金融学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们,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所有回忆和总结这段改革开放时代金融业发展的文章,几乎都是充满正能量地歌功颂德。
时间仅仅过了20年,中国再次出现了一次金融大跃进,并且引爆严重的灾难。这次的金融灾难与1990年代金融挤兑完全不同的是,爆发危机的机构是互联网金融机构,所谓的P2P。
P2P曾被赋予金融创新的重任,其野蛮生长的巨大影响席卷整个中国。
但在金融圈的明眼人看来,今天的P2P即便经过“互联网+”的简陋包装,无论它打着什么幌子,是否得到了什么种类的加持,其实无非仍然是简单粗暴的社会集资和高利贷,本质上就是突破法律的限制办了银行。
早在P2P开始大发展的初期,作为海南发展银行挤兑历史的亲历者,我坚信P2P的唯一命运就是倒闭,这一命运不会因为开办P2P的机构是国企、央企还是更牛逼的政府机构等而改变。与那些观点一致的人一样,我坚信P2P的命运不会发生奇迹,这并非我们英明睿智,仅仅是因为我们认为,P2P的存在违背了一些基本常识。
从事P2P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实际上就是银行类机构。但是为了规避金融监管法规,大家都装着不是在办银行,业务模式在理论上也被伪装成不是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网贷公司被包装成一个联接借贷双方的纯中介平台,伪装落实风险自担的原则,对风险采取了彻底的鸵鸟政策。
但在实际运营中,几乎没有一家网贷公司真的按照标准理论模式运营,原因就是如果不对投资人承诺兜底,那么P2P的大戏就难以为继。
即便是拥有正规金融牌照的信托公司,也长期不得不以刚性兑付为手段展业,就可以看出,这些贷款类公司如果不兜底,是根本无法生存的。
但网贷公司以银行模式运营,以网贷公司吸收资金和贷款的利率之高,留给他们的贷款客户也只能是高风险客户,并且网贷公司缺乏最基本的规模效益,以其自身的人力资源之弱,运行的效率和质量之低,抗风险能力之低,即便是将网贷公司都划给银监会严格监督管理,结果也就只能是一个:覆亡。
银行因为某种程度的国家信用背书及存款保险制度对存款的保障,从而能够合法获得廉价成本的社会资金。银行的资金运用、运营被严格监管,尚且难以完全避免爆发危机导致覆亡的命运。前有海南发展银行,后有最近几年倒闭的包商银行等多家小型银行。就在近期,河南多家村镇银行爆出不能正常取款,迄今也尚未解决。
这些P2P,大多都是金融外行人员创办并管理的,还不受金融监管机构监管,为什么在狂潮之下,专家和百姓却都相信他们可以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