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团伙猖獗:冒充金融平台 定制诈骗方案 轻松骗走数十万

“你好,需要贷款吗?”近年来,关于金融诈骗的案例比比皆是。

近日,嘉银金科发布上半年金融反欺诈报告。

报告显示,目前,欺诈团伙通过伪装、摇身化作助贷团体;黑灰产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贷款客户信息,冒充正规贷款平台或销售经理,精准邀约有贷款需求的客户,通过线上“指导办贷”,从中收取高额佣金,已成为常见的两大诈骗手段。

更可怕的是,一些犯罪团伙还直接假冒正规贷款平台APP,谎称可以给用户授信数万额度,待用户一顿操作之后,又以提现失败为借口,将资金收入自己囊中,对客户进行诈骗。

事实上,假冒金融平台诱骗用户贷款并非新模式。早在2019年,这个产业就已兴起,疫情之后,更是达到高峰。

彼时,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据保守估计,这些骗子已卷走上亿资金。

如今,这些手段虽已被公之于众,但对于部分人依然奏效。与此同时,随着骗子们不断翻新作案手段,一些原本警惕性极高的人们也未能幸免于难。

 01 

 趁火打劫 

“疫情期间,来平台借钱的人明显多了 ”某小贷平台的员工告诉零点财经,在人们收入有所减少,甚至是被裁员之后,需要贷款来缓解资金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诈骗团伙也兴风作浪。

7月3日上午,长途货运司机邹然正在玩手机,突然接收到一个以8开头的19位数号码电话,邹然接通电话后,对方便询问邹然是否需要借款。

鉴于受疫情影响,很久没有出去跑车,手头确实有点紧,邹然答应贷款。

随后,对方给邹然发来一个QQ号,待邹然添加后,又通过QQ给邹然发了一个链接,并指导邹然点开链接安装一款名为“人保小贷”的APP,填写个人资料和银行卡信息。

数分钟后,对方通知邹然放款成功。但邹然却无法提现,联系对方后,被其告知是银行卡号出错,要缴纳保证金后才能提现,出于警惕,邹然拒绝了,结果便遭到对方的言语威胁。

邹然到派出所寻求帮助,果然,他被告知上当了。

无独有偶,7月6日,李女士银行卡突然多出1.9万的新闻登上热搜。据称,李女士表示,自己账户多出1.9万后,便接到了来自陌生人的电话,称转错钱了,要求返还。

而银行工作人员检查后,却发现这笔钱是一笔贷款,且贷款人就是李女士本人。

对此,警方判断,诈骗分子利用李女士的个人信息在网上办理了贷款,等钱到账后,谎称打错了,要求李女士退还,将钱骗走。

从诈骗方式来看,骗子对邹然和李女士的诈骗手段都属于信息获取型诈骗。

据360数科反诈专家介绍,信息获取型诈骗主要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骗者个人信息,基于数据信息结合行为场景定制专门的骗术剧本,再假冒公检法、金融平台或电商快递人员进行精准化诈骗,此类骗局具有针对性,迷惑性强,得手率更高。

对此,上述反诈专家提醒,用户下载APP一定要通过APP Store或正规的应用市场下载,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短信链接,也不要扫描所谓“客服”等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下载APP。

 02 

 消失的金钱 

相比邹然的警惕,有的人则在短短数小时内,被骗走几十万。

此前,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信诈骗类型出现分化走势,这其中,非信息获取型诈骗如刷单、裸聊等骗局呈现上升趋势,已由去年的30.4%上升至67.1%,同比上升121%,这意味着被上述两种方式诈骗的人越来越多。

“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遭遇诈骗”王亿告诉零点财经,自己是通过京东通信这个平台,网络刷单返利被骗的。

“我着急赚钱的心态,又一次害了自己”王亿说这些钱都是自己借来的,肯定再也找不回来了。

“从最后一笔转账结束一个小时,到立即打电话报警,但已经晚了”王亿称可以接受投资亏损几十万,但却不能接受被诈骗几万。

张姚也在去年年底通过电话被骗走了近60万。

据其妻子讲述,张姚在上班期间接到电话,对方冒充银联员工,并用QQ给张姚发了身份证的正反面和工作卡,证明自己的身份。

随后,便联系张姚,称发现张姚的花呗账号还是未成年的身份,需要张姚打款验证,十分钟后返款,否则会影响信用。

然而,在张姚打款后,对方又称转账失败,要求张姚继续打款,否则后果严重。

“这个过程中,骗子不知道用了什么技术,导致我老公的手机联系不上家里人”张姚的妻子称,在这种情况下,张姚只能跟同事借。

最后,张姚在骗子的引导下,从银行APP借了贷款20多万,加上自己卡里的钱,一共被骗了50多万。

“正规平台客服不会通过国际电话、支付宝、个人微信联系用户,如果遇到客服发来身份证、工牌、公司营业执照、前台视频等“自证官方”的图片视频,务必保持警惕。”360数科反诈专家称。

 03 

 与时俱进的诈骗手段 

如今,为了让用户上当受骗,诈骗团伙们不但学会了因时制宜,还学会了因人而异,为不同的人“定制”不同的诈骗方案,新兴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设防。

“过去精准诈骗都是先获取个人信息再定制骗术,而现在甚至不需要获取详细的个人信息,很多都是通过精准的网络引流来实现。”同盾科技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部总监阅微说,“究其原因是欺诈团伙越来越善于利用数字技术,精确识别欺诈目标并采取措施,攻击变得更有针对性。

阅微认为,如今,诈骗分子运用高科技武装的电信网络诈骗早已不再是木马、伪基站、钓鱼网站泛滥,也不再是短信、邮件、二维码轰炸了,而是涉及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环节,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心理学的一整条犯罪链。此外,施骗手段也越来越“精准”,诈骗分子会根据某一类人群,甚至某一个人的情况,量身定制骗术诈骗。

近日,有地方监管部门公布了当下最新的电信诈骗手段,这其中包含:加钱快速出核酸结果骗局;办理电子社保卡骗局;利用疫情订改机票骗局;共享屏幕骗局;.微信语音骗局等。

在金融领域,犯罪团伙的诈骗手段则有贷款解冻资金骗局;针对老年人的理财投资骗局;贷款低利息骗局等。

图片

去年,腾讯卫士、腾讯黑镜等联合发布《2021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十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刷单返利、杀猪盘诈骗及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分别占25.4%、18.9%、18.1%。此外,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虚假征信诈骗、冒充领导、熟人诈骗等纷纷在列。

 04 

  如何破解  

事实上,诈骗团伙们的种种手段早已引起监管的注意。

早在2020年6月,公安部就发布消息称,全国已开始严打诈骗犯罪活动,如今,各地公安更是直接与企业联动,进行全民反诈。

“金融反诈不仅需要金融机构筑起“防火墙”,捂住钱袋子,还需要警企联防联动。”马上消费金融负责人表示。

今年4月,马上消费金融就协助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天涯分局打掉一电信网络诈骗团伙,抓获涉诈犯罪嫌疑人8名,扣押涉案银行卡24张,经梳理涉案资金达1000余万元,核破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60余起。

尽管警方及监管部门对诈骗分子零容忍,并长期进行严打。但现实是,诈骗分子似乎永远除之不尽。如此,要有效对付诈骗分子,还需要居民具备防诈骗意识。

自去年以来,各地反诈中心工作人员亲自上线,通过电话或小区宣传提醒居民要警惕诈骗,避免上当。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加入到队伍当中,围绕防范电信诈骗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尝试,提醒居民守护好钱袋子。

中原消费金融就利用新媒体优势,拍摄了系列反诈小视频,用生动的真实案例、情景对话科普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对群众进行金融诈骗知识普及。

此外,中原消费金融还通过制作防诈“扑克牌”、鼠标垫、扇子等创意文创,在社区商超、便利店等场所面向居民进行发放,潜移默化地提升居民防诈骗意识。

互联网保险企业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今年,众安保险联合蚂蚁集团、富民银行等企业向重庆地区62所高校、超过100万名师生提供电信诈骗险。据称,一年只要48.8元,老师和学生就能买到一份保险,且一张保单最多可保九人,投保用户一旦遭遇电信诈骗,即可通过线上或者电话报案,理赔材料齐全,最快3天拿到赔款。

值得一提的是,众安保险电信诈骗险不仅能保障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账户的资金损失,也能进行保障。

目前,相关部门及企业,都已对骗子启动了打击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据称,自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就已排查打击仿冒APP 4.2万个,处置涉诈网址380.4万个、APP 51.4万个、跨境电话41.5万个。

此外,据360数科反诈实验室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电信诈骗发生率持续下降。据样本数据统计,信息获取型诈骗如假冒公检法、金融平台客服、电商快递人员等呈下降趋势,占比由去年同期46.8%下降至12.2%,同比下降74%。

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就越来越远了。毕竟,骗子们从来就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不断翻新欺诈手段,诱导人们上钩。由此可见,反诈之路道阻且长。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