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对于借贷者来说,网贷平台犹如一个定时响起的炸弹。炸弹爆炸后,管彤遭遇了催债人的围追堵截,而在炸弹爆炸前,云阳却过早地踏入了另一个骗局。掉入网贷泥潭后,她们想要上岸,却越陷越深。

“他们私自到我租住的小区给我发定位吓唬我,说如果我不还款的话就上楼询问我”,在管彤(化名)借贷逾期未还之后,她时常需要面对这种突如而来的情况。如果说之前的还款日像一个定时响起的炸弹让她在迫近的几天胆战心惊的话,那么在逾期之后,她仿佛陷入了一个被人时刻监控的牢笼,想要破局而出却又无路可走。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21年3月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841家。与此同时,“90后人均负债超10万”“90后超一半网贷”等频上热搜,“花呗”“借呗”的一举一动都能引发热议。在网贷的背后,“裸贷”“套路贷”“以贷养贷”等行业乱象丛生,“女大学生陷入裸贷陷阱选择自杀”等报道屡见不鲜。

而身处乱象之中的网贷,在日常生活中依旧随处可见,“秒到账,低息”“提前享受更好的生活”,网贷广告极力放大优势,关于还款和利息的提醒却少之又少。在超前消费的刺激下,许多人趋之若鹜,然后身陷泥潭。借贷成功之后,借贷者就陷入了被动局面,每个月数着日子还款。一旦还款逾期,有人会面临暴力催收局面,活在恐吓威胁之中;也有人求助他人祈求沟通宽缓,而后再陷骗局。

网贷47000元后,她的欠款无缘无故增加了

管彤第一次接触到网贷是在大学期间。那时,一部好一点的手机动辄五六千。没有那么多钱该怎么办?手机店店主告诉她只需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信息,她就可以从某网贷平台获得一笔贷款。犹豫再三,管彤一咬牙同意了这个方案。“一点点还,总是能还清的”。

新手机就像一个迷宫,屏幕上的图标滑来滑去,她反反复复探寻着手机里的各种功能,眉眼间满是喜欢与满足。

但同时,她也增加了一份顾虑——每个月的还款日。在还款的那些日子里,她需要将其牢牢记在心里,生怕逾期。

逾期会怎么样?她不知道。按照步骤填写手机、身份证号码、姓名等信息之后,她感受到的只有手机即将到手的喜悦,哪里还顾得上那繁杂的协议。

只要按时还钱就行,每个月几百块钱也不是什么难事。不久后她就还完了所有的欠款。“还完了就没事了”,她是这样想的。可网贷平台的推销电话一波接着一波,办理贷款套餐的介绍也越来越频繁。

“低息,秒到账,只需提供身份证号码即可线上办理”,网贷像是一个提前通往理想生活的捷径,管彤开始沦陷其中。

2016年10月份,管彤选择再次办理消费贷,一次性借走40000元,分36期,每个月还款1300多。那时的她刚毕业,一心想和别人合伙开店做生意,周围的人告诉她,做生意就能挣钱,她想,挣了钱还网贷绰绰有余。

可事情的发展仿佛变了味。2018年4月,因为管彤还款信誉良好,客服打电话告诉她,可以帮她提高额度,由原本的40000增加至47000。

此时她在成都开店,急需用钱,便同意了客服的提议,平台显示她已还款14期,按照双方协定,在剩余的期数内管彤每期的还款金额追加至1863.3元。

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受访人

此时的管彤一心沉浸在事业中,虽然早前听说过网贷的凶残,但她相信她可以和第一次一样安全上岸。而当2018年6月份再次登上还款平台时,她却发现自己需要还款的期数由原本协议的36期增加至54期。也就是说在她向平台借贷47000元后,她需要归还90000多元。

管彤看到界面显示的内容被吓到了,这意味着她需要多还30000多元。期间发生了什么?她一无所知。

而客服给出的答案更让她一头雾水。“我们这个是合理合规合法的”,之后客服向她展示了一份合同,而这份合同,管彤从未见过。看着合同上自己的签字,管彤更是一头雾水:“我从未签过这份合同。”

这一刻,她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网贷陷阱。

决定逾期后,她遭遇了暴力威胁

看着自己借贷平台上的应还钱款翻了将近一倍,管彤陷入了两难境地,是闭口不谈认命还款还是维护自己的权益?

管彤选择了后者,2019年,管彤决定对余下欠款逾期不还。

职业催债人又称“狗催”,是借贷公司雇来催款的专业催债人。“狗催”有多凶残?在5月14日的一则报道中,被害人林某在陷入了利滚利、息滚息、本加利、利加息等骗局后遭遇了暴力催收,催债人用一个类似于狗链子的铁链将他拴到一个沙发上之后,又带了两条狗看着林某。“全程追杀,欠债还钱”。

决定逾期后,管彤也遇到了“狗催”。第一次催收发生在决定逾期不久后,那天她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要求还款,态度还算温和,本以为向对方说明情况后就没有事情了,可两天后,她收到了对方发来的她所在小区的照片和定位。

从那天起,在管彤的生命中,催债人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时间,全看他们的心情”。在那段时间里,她的恐惧日益增加,不安全感随时袭来。

去她和朋友合开的店打听她的消息、发定位吓唬她要上楼询问她、私自到她的户籍地拍照、对她的亲友进行骚扰、冒充公检法到户籍地社区调查个人信息……这些催债人屡试不爽的招数让管彤不堪其扰。

“最严重的一次,说要带着人来堵我”,想起那次,管彤还是感到恐惧和崩溃。

那时的她正怀有身孕,事情发生的前一天,她收到了一条来自催债人的短信:XX,已孕。明天下午3点我司将派出第一批精英执行队员20余人到达你户籍所在地,若本人不在选择逃匿,我方队员将直接登门拜访你的亲属,就你在我方平台欠款不还一案进行面对面处理。

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受访人

他们是如何知道自己怀孕的?他们如果真的上门怎么办?对于催债人的手段和措施,管彤觉得自己知之甚少,幸好对方只是到小区物业进行了骚扰,“要是真的发生肢体冲突了该怎么办?”在这几天里,她不敢出门。

负债者都不想让亲友知道自己的债务情况,在经历了通讯录被爆、催债人给亲友发催债信息、盗用个人社交账号、在网络散布个人隐私污蔑诽谤后,管彤在遭受他人异样眼光的同时被公司开除了。

他们日日想要上岸,却掉入新的骗局

豆瓣有一个“负债者联盟”小组,目前为止有4万多人加入。这个组里的大多数人都身背欠款,少则几万,多则上百万。“90后负债百万”“90后负债50万,一直努力上岸”,在这里他们分享自己的欠款过程、数额,“支付宝逾期真的会上门吗?”“逾期了500多天还有希望减免罚息吗?”……也寻求他人分享欠款逾期还不上的后果、经验和对策。这个组里,最不缺的是焦虑和恐惧。

疲于应付每月账单和催债电话的负债人一心想要绝处逢生,而在迷雾重重的网贷市场,一条黑色的利益链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

在微博“网贷上岸”“逾期协商”的相关话题下,时常出现一些声称能够帮负债者协商还款的“好心人”,他们业务广泛:摆脱超高利息协商剩余还款本金、延期还款时间、情感慰藉、征信修复……

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网络

在负债人眼中,他们无所不能,他们也以此诱导陷入火烧眉毛境地四处寻路的负债人添加联系方式,将其拖入另一个骗局。

云阳(化名)就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个。因为前夫好赌,云阳在结婚不久后便被迫背负了一身债务。

为了不承担太多的利息,她想要一次性还清所有债务,为此,她从社交平台结识了某协助还款机构的工作人员小兔。

小兔是外号,真实的名字是什么云阳也不知道,可面对一名陌生人,云阳却展现出了极大的信任。“我们这样的人其实不想让身边的人知道这件事情,他们(工作人员)真的可能比你的父母,你的另一半知道的都详细。”

在云阳的印象中,刚开始的小兔对她非常热情,称她为“宝宝”,深知她的痛苦,在心灵慰藉之外还为她争取最大的利益,承诺在短时间内可以跟贷款平台协商让她少还一万多元。同时小兔等人还要求她逾期还款,对于机构的这个要求,云阳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工作人员小兔给出的理由是“只有逾期了对方才会相信你是真的没钱,这样才好谈”。

为了更好地解决她的问题,协助还款机构为她组建了三人群聊小组。在小组里,她感受了许多善意和温暖,而这也使她一点点地放下了心理防备,往对方账户打进了1200元的服务费。

转了服务费之后,云阳觉得她终于可以摆脱每日思虑还款的生活了,可没想到,原本约定的两个月的日期就要到了,小兔等人却没有一点动静。

无奈之下,云阳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工作人员,可让她没想到的是,昔日热情友好的工作人员此刻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你这样是在扰乱我们的工作秩序,我们有我们的规划”,这样的场景重复上演了几遍之后,云阳有些累了,而此时,她发现自己被工作人员拉黑了,此后再无回音。

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受访人

二次受骗后,云阳就像一只无头苍蝇,想要走出去却找不到方向。“金额少,不想浪费太多精力,可又觉得很生气”,她只能陆陆续续在一些平台发文试图曝光一些内幕,不让更多的人被欺骗。

掉入被骗困局之后,他们投诉无门

发文至今,时常有人私信给云阳,要么询问这些协助还款机构的真伪,要么和她分享相同的被骗经历。对于前者,云阳总会给出否定的答案,她总是劝诫那些处于还款压力之下想要获取捷径的负债者不要陷入更大的骗局,而对于后者,在认真辨别对方身份之后,将其拉入自己建立的一个受害者群聊。

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受访人

最早建群是在2019年,有几个人陆陆续续找到云阳分享受骗经历,起初建群是为了找到一个说法,“小组里的人都是被同一家协助还款机构所骗,刚开始只有10几个人”。而在建群过程中,云阳和群里的受害者也感受到了深深的恶意。

网贷里的局中局:催债家门口围堵,深陷泥潭不能自拔

图片来源:受访人

除了建群拉人,云阳和受害者更多的是在部分平台上发发文章曝光,以宣泄自己的不满。而时间长了,势必会引起协助还款机构的注意。

通过文章找到云阳的受害者不少,想要进群的人也很多,可其中不乏想要混进群打探情况的对方工作人员。

在正观新闻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有许多受害者并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受骗经历,时刻展现着极大的不信任,“我们都是一群被骗怕了的人,不信任很正常”。

经历过一次次工作人员被混进来的情况后,云阳重新对群进行了整理,在人员审核这块也更加严格,“多了不敢加,害怕被骗,因为那些人的手段太过分了”。

有时候云阳觉得那些机构的人和催债人一样凶狠,在发现受害人通过网络爆料自己的受害经历、散布不利传闻后,机构不断发来威胁和恐吓,有时甚至采取了一些行动,想要震慑受害人。路桥月(化名)就曾被如此对待过。

在儿子深陷网贷困局后,因为害怕影响儿子的未来,路桥月(化名)走上了帮儿子还款的道路,可欠款越还越多,“你这边还了他就又借了”,路桥月有时觉得自己面对的就是个无底洞。

为了堵死儿子的借贷途径,她选择只替儿子还部分款项,剩余一些平台坚持不还,“把他的征信降下去,这样他就没有办法从其他平台贷款”。

为了帮儿子还款,路桥月找到了协助还款机构,可之后遭遇了与云阳相同的骗局。

在不断发来的恐吓中,路桥月的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被散布在网络上,可对此,路桥月既不甘心,又无能为力。

目前云阳的受害者小组有20多个人,找她想要加群的不计其数,据她统计,受害者的受骗金额大多为几千块,最多的有一万多。

因为受骗金额小,受骗人群分散,有些人的贷款还未还清,再加上大家不愿意花高价雇一个律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跟对方打官司,所以很多事情都不了了之。

“其实这些协助还款机构可以谈妥的自己也可以谈妥”,后来云阳打听到的消息更让她愤怒,但她觉得大家之所以不愿罢休不是因为钱,“钱,大家都觉得搞不了不要紧。关键是辜负这些人期待、希望和感情”。

与云阳不同,在掉入网贷平台和催债人之间的无解困境之后,管彤选择拿起法律武器,目前的她正在积极地搜集证据、联系律师。对于催债人长时间的骚扰,她已经不再恐惧,“他们骚扰得越多,越有利于我搜集证据”。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