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暴力”到“软暴力”再到“反催收联盟”的二次伤害 金融机构催收业务委外化弊端丛生

从“硬暴力”到“软暴力”再到“反催收联盟”的二次伤害 金融机构催收业务委外化弊端丛生

“减轻每月还款压力,最长可分5年60期分期。”

记者注意到,在朋友圈、社交平台、搜索引擎上,存在着大量标榜着可以帮助信用卡、贷款逾期的债务人协商分期、低息还款、成功上岸的“专家”、“法务”人士及机构。

此现象与暴力催收乱象脱不了干系。《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某投诉平台涉及“催收”的相关投诉高达30多万条,其中多为控诉银行等金融机构泄露个人信息、言语威胁恐吓、电话轰炸、骚扰通讯录亲友、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等。因此很多代理维权的“专家”、“法务”人士就趁虚而入,打着“反催收联盟”的幌子欺诈消费者。

有相关律师、专家提醒,金融机构“暴力催收”存在着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风险,债务人可留存相关证据进行投诉或诉讼。而“反催收联盟”往往通过伪造材料等形式向金融机构施加压力,涉及虚假宣传、寻衅滋事和敲诈勒索等,且多是以此为幌子骗取消费者手续费、服务费,债务人应警惕此类机构造成的“二次伤害”。

“暴力催收”乱象不止

“因为还不上近期的资金,我多次打电话给平台沟通,平台客服都不予解决,忽悠了事,还委托了第三方来轰炸我的预留联系人,爆我的通讯录……”有债务人投诉,由于资金链断裂,近期还不上贷款,被某贷款平台暴力催收。

类似的事件不在少数。本报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催收”字眼,发现相关的投诉高达30多万条,被投诉对象包括银行、小贷公司、科技金融公司等多类型机构,其中多为控诉其泄露个人信息、言语威胁恐吓、电话轰炸、骚扰通讯录亲友等。

多位债务人曾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向金融机构协商分期还款真是“太难了”。“被拒绝无数次后还要出具一系列的证明和材料才有可能协商成功,更何况绝大多数债务人根本不懂这些操作。”

高额利息、滞纳金、征信记录影响……信用卡、贷款逾期的同时,往往是债务人更难承担的逾期压力,以及部分金融机构的“暴力催收”。由此,很多代理协商分期还款、低息还款、停息挂帐的“专家”、“法务”人士就趁虚而入,打着“反催收联盟”、“代理维权”的幌子欺诈债务人。

据悉,此类业务的逻辑是通过帮助持卡人编造困难处境,伪造相关材料,并诱导持卡人在投诉平台投诉、保留催收录音等方式,反复向银行施压,以此达到低息还款、分期还款、停息挂账的目的。

记者通过调查得知,此类服务商深谙金融机构催收和协商还款的套路。“这类黑灰产的从业人员很多是过去的非法催收组织人员,他们知道催收的痛点,懂得如何诱导催收人员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金融科技研究员韩璐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债务人的虚假投诉也占很大的比例。

“所谓的协商,其实就是通过寻找贷款方和催收公司的漏洞去恶意投诉,让对方停催甚至赔偿,有的达到了恶意的反催收程度”,一位业内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此类“反催收联盟”利用的就是债务人急切上岸,不懂催收,不堪被催收骚扰或者想减免利息的心理来行骗,通过伪造各平台成功协商还款的成功案例,来吸引债务人。

“他们的收入来源就是债务人的咨询费、服务费,收了钱之后能帮你停催就停催,停催不了就换下一个债务人继续行骗”,上述人士向本报记者坦言,反催收机构通常会先根据债务人的总欠款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然后直接将债务人拉黑或者失联,对债务人造成“二次伤害”。

今年3月15日,北京银保监局曾发布《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依法理性维护权益》的风险提示,其中提到,“代理维权”的组织和个人除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外,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而非法代理信用卡维权则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往往导致消费者需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等后果。

催收行业监管收紧

“我们现在基本上不会通过威胁、恐吓类的方式来催收了,公司不允许,但是也有的公司会继续选择这种方式。”从事电话催收的月月(化名)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催收行业监管逐渐收紧,现在他们基本上会选择相对温和的方式进行催收,“但是每个催收员、催收公司都有自己的催收方法”。

韩璐向记者介绍,自2019年开始全国持续打击暴力催收,后续的个人信息安全等政策的出台对金融机构的催收作业已进行了限制,包括电话拨打时间,催收话术要求及不允许爆通讯录等。

但记者注意到,催收手段正逐渐由由过去的“硬暴力”向如今的“软暴力”方向转变,控诉催收员冒充公检法人员催收、冒充国家公务人员获取个人信息的声音不少。

据介绍,发生逾期后,大多数银行会通过自身进行第一轮催收,超过60天或90天后,会进入委外催收阶段。如果90天内资产仍无法收回,就会再转给下一家催收机构,但也有部分银行会选择一发生逾期就委外。经过几轮催收后,很多银行会选择进入司法催收程序。

“银行基本就是这样,但小贷公司基本会一直催收或者转卖债权,很少进入司法催收,他们多数会一直委外。”月月表示,其所在的催收公司的收入来源于催收回款的提成,因此他们的催收成果直接影响着收入,所以大家会格外卖力。

“催收越到后期越讲究概率。”月月感慨,催收过程中很多债务人会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其中很多人也懂得反催收,很不好做,因此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夸大逾期的影响,以提高催收成功的概率,“我所说的概率是说到了我催收的时候,这个人恰好有钱了要还钱。”

“目前金融机构的暴力催收行为,大部分是在委外催收的阶段产生,金融机构本身安排人员进行暴力催收的情况基本没有。”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淦俊律师向本报记者指出。

根据2020年7月银保监会制定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严格禁止商业银行与有违规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合作,否则将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其次,催收机构的暴力催收手段大多数都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甚至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该修正案已明确暴力催收行为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催收非法债务罪等。

淦俊律师表示,大部分的金融机构均会设置格式条款,约定确保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将金融服务使用人的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催收机构,如果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发生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的,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终止合作等相关行为。

“因此,如果金融机构委外阶段发生暴力催收的,除可能会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外,还可能根据其与借款人的合同约定承担民事违约责任。暴力催收情节严重的,催收机构或个人亦有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淦俊律师进一步指出。

而近期已有银行因此被罚。

6月2日,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中国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就因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的问题,分别领到80万元罚单。

债务人应合理“维权”

“此类现象的发生,从供给方金融机构看,其内部运营机制和管理方法存在一定问题。部分金融机构将催收服务委外,但对催收机构的资质、运营和管理缺乏标准和监督。”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罗皓瀚认为。

而对于因此衍生的“反催收联盟”,淦俊律师指出,通常而言,此类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商,需要就其相应行为承担以下法律责任:首先,大部分“代理维权”服务商都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方式发布一些经某某“职业维权”协助成功免除欠款的虚假案例或不实信息,甚至结合相关技术,联系部分网站管理人,加大其虚假信息在搜索引擎被显失的权重或排名,从而获取大量曝光。通过编造的海量负面信息作为引流手段,吸引目标客户支付维权代理费或手续费,以上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相关规定,构成虚假宣传,应当承担相应行政责任。其次,有部分“代维机构”还要求债务人手持身份证拍照、拍摄视频等。有些团伙甚至擅自、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等。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还可能遭到骚扰、恐吓。“代维机构”除了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外,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以上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寻衅滋事罪等违法犯罪行为。最后,部分代维机构通过编造或歪曲事实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的服务方式,也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和敲诈勒索罪等刑事犯罪。

“但也应当看到,此类现象暴露出我国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金融知识相对较差,接受的金融教育不系统全面和客观,一方面导致消费者缺乏合理合法维权的方式和工具,另一方面导致消费者可能有‘钻空子’的想法,对金融缺乏敬畏。”罗皓瀚直言。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与稳定繁荣不应当以牺牲逾期借款人的合法权益为代价。如果被暴力催收,淦俊律师建议,债务人一定要第一时间留存好被暴力催收的相关证据证明,必要时可进行投诉或采用诉讼手段维权。

“如果是遇到电话形式的暴力催收,那么请务必完整录音。如果是遇到线下跟踪、骚扰或者进入自己所在的工作场所、生活场所等形式的暴力催收,那么请不要退缩,不要害怕,务必通过拍照、录像等方式保存好相应证据。”淦俊律师同时建议,债务人同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者报警处理:①可向借款金融机构的监督部门进行投诉;②可向借款金融机构所在的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的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③可向当地的通信管理局举报相关暴力催收电话;④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处理。“若因催收行为遭受了重大经济或名誉损失的,应及时通过诉讼的方式追究相关人员及机构的民事责任,如构成犯罪的,应向当地公安部门进行刑事控告,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个人不良资产研究员刘亚伟指出,金融机构应当了解债务人的实际情况,把有还款意愿者和无还款意愿者区别对待,正确引导,根据有还款意愿的债务人实际收入定制还款计划。“如果客户能解决负债问题,金融机构也能少一笔不良贷款。但如果只是一味的催收,违规暴力催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更多矛盾问题产生。

“从长远角度看,大部分拖欠群体是未来潜在的VIP客户,金融机构需转变思维,通过引导,甚至可以通过延期、减免部分本息等方式,帮助帮助客户摆脱危机,而不是通过杀鸡取卵的方式,只看眼前利益,通过暴力、非法的方式进行催收。”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指出。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