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贷”求生记:更名、调整业务、海外拿牌
“终于改名了!”这是我来贷很多员工的都有的想法。我来贷一直从事助贷相关业务,但经常因为名称让人误会涉及P2P业务。
“一些合作方对我们的第一印象便是做P2P业务的,这让我们很苦恼。”一位前我来贷员工表示。
近日,“我来贷”宣布更名为“我来数科”,很明显地去掉金融相关的属性,为自己贴上“科技”的标签。
在监管收紧的情况下,对于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没有一张牌照在手的公司而言,或许强调科技属性相对更容易生存下去。
此外,我来数科母公司刚在印尼获得一张P2P牌照,但相比之下,其在内地的业务便没有那么风光。据了解,我来数科目前月放款在十几亿元左右,这在一众玩家中并不算十分突出。
从我来数科近期的一系列动作中可以看出当下助贷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在各家机构纷纷转型做助贷业务时,我来数科作为老牌助贷公司似乎也在发力,谋求一席之地。
注册用户超4000万,C端、B端用户均有布局
我来数科隶属于WeLab集团旗下,WeLab2013年成立于中国香港,2014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旗下还包括香港线上贷款平台Welend、WeLab虚拟银行等。
我来数科运营主体为卫盈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主要开展助贷业务。
据其官网显示,目前包括消费信贷、消费分期和信用租赁三大类业务,其中消费信贷又细分为光速贷、车信贷、生意贷,分别服务工薪一族、有车一族和小微企业主。
消费分期目前仅有车险分期,还准备上线购物分期、旅游分期、教育分期等消费分期场景。信用租赁产品名为“淘新机”,以手机租赁为主,并计划上线汽车融资租赁、3C产品租赁等。
可以看出,我来数科针对C端、B端用户均有布局,且C端做的更久、更深入。
据一位接近我来数科的从业者表示,目前其月放款在十几亿元左右。截至目前,我来数科的在线申请金额4372亿元,注册用户数4007万。
WeLab去年向香港交易所递交的招股书上显示,2017年,我来数科的平均贷款额约6752元、平均还款期为10.6个月,平均年化利率25.5%。自成立以来截至2018年3月31日,我来数科撮合贷款人民币133亿元,三个月的(M3)逾期率在0.4%-1.5%之间。
重点转向小微金融
“从’贷’到’数科’简单两个字的变化,直白的讲是更好听了,去金融字样、更强调科技属性后对公司的形象、估值等等都有帮助。”一位我来数科的内部员工表示。
“今年公司的重点是做小微金融。”上述人士还透露,其实自2018年下半年开始,我来数科的业务已出现转变的端倪——上线小微金融业务,且更大力度的向B端金融机构输出技术。而在此前,C端占比曾一度超过70%。
“银行等资金方在合作时,会更看重合作机构股东方资质、是否有消费场景等因素。”一位助贷机构的从业者表示,这或许也是我来数科继续上线旅游、教育等更多分期场景的原因。
我来数科的“生意贷”主要面向淘宝、美团等线上商户,这部分用户的交易流水比较清晰、资金需求较大。
不过针对这部分用户的业务也很难开展。“这无异于虎口夺食,阿里、美团等均有针对自有商家用户的贷款产品,用户的第一选择也是上面的产品。”
上述从业者补充道,“而且阿里等掌握的经营流水数据等第一手资料更详实,我来数科针对这部分用户的风控能力仍有待考量。”
资金“捉襟见肘”
与消费贷业务相比,小微金融的资产表现相对较稳定,更能吸引银行等资金方的合作。“这或许还与我来数科的资金不充裕有很大的关系。”多位从业者认为。
我来数科官网显示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包括了长银消金、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西藏信托、锦程消金、湖北消金、金美信消金等,包含消金、银行、信托等多种资金方类型。此前媒体曾报道,我来数科还与广东南粤银行、晋商消金、安信小贷等金融机构合作。
“其实,自今年开年以来,助贷机构一直像坐过山车一般,”一位银行从业者透露,尤其是近期,大数据被清洗,资金方已越发谨慎,有的银行助贷流量收缩20%-30%,有的甚至已经暂停相关业务,助贷机构收入骤降。
此外,融资也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的方式之一。
成立四年多的时间里,我来数科共进行了四轮融资,累计融资超过26亿元,参与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建银国际、阿里巴巴创业者基金等。
不过,今年1月份,港交所披露易网站披露WeLab的上市申请已经处于失效状态,这也意味着此次的融资计划折戟。
截至目前,似乎仍未有我来数科新一轮融资的信号,通过外部融资缓解资金压力的路径也被斩断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来数科的资金中,P2P贷款平台投资者的资金占比从2015年的30.9%升至2017年的57.7%,2018年1季度时高达85%,此外还通过资金促成方的“牵线”连接多家持牌机构的资金。
但是,这种资金占比显然存在较高的风险性,“虽然与银行等机构资金相比,P2P资金更易获得,但在P2P接连暴雷、大幅离场的情况下,我来数科的资金也必会面临大危机。”上述从业者表示。
而当各路资金“捉襟见肘”时,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也迫在眉睫。
内地没有一张金融牌照
“可以说,在当前的消金市场上,没有牌照举步维艰。”很多从业者都有此感慨,虽然WeLab在香港和印尼均有牌照布局,但我来数科在内地牌照方面仍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
今年4月份,WeLab获得一张香港虚拟银行牌照。业内人士评价,该牌照短期内没有任何可以进入内地展业的信号,本地空间小、竞争太过激烈,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市场进一步开放,但目前来看,意义不大。
我来数科员工亦透露,该牌照定位在香港,主要开展存贷业务以及跨境相关服务,对我来数科几乎没有帮助。
此外,印尼的P2P牌照是通过与当地公司成立的合资企业获得,WeLab在这张牌照上的话语权分量尚不明确。最为重要的是,目前印尼消金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面临挑战重重。
同时,有从业者猜测,我来数科在香港与印尼布局牌照的一大原因是其在内地获取牌照尚欠缺资质。
况且目前助贷业务并无定性,其发展模式、监管制度、风险管理等尚不完善。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WeLab这类老牌助贷机构谋变,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势所迫。
是生是死,或许就在2019年末的背水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