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消息称全国多地的地方监管部门要求属地的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将个人贷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内。有消费金融公司向「消费金融频道」确认了此事,并表示较早就出台了相关窗口指导精神,产品定价也随之发生调整。
此外,监管还要求清理利率超标的存量贷款,清理周期大概为一年时间。据消金界报道,某金融机构接到某东部沿海城市银保监局的口头指导,要求年内将贷款年化利率全部压降到24%以内,3年内降到20%以内。
从消费金融市场现状来看,去年以来,尤其是民间借贷利率新规出台后,持牌与持牌机构纷纷下调利率,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整体利率水平维持在24%以内,部分面向优质客群的产品利率甚至低于10%。
利率整顿是监管对消费金融市场实施穿透式监管的重要一环。金融科技全面纳入监管,也意味着消费金融自营和助贷资产在监管系统内就将变得更加透明,定价、资产分布等具体信息会受到严格监控,任何踩红线、打擦边球的经营方式难以为继。如今面临定价空间收缩,各类市场主体只能顺应形势,调整商业模式。
在利率下行背景下,监管对消费金融利率市场的调控早有端倪。年初,央行专门发布公告要求所有放贷机构在宣传旗下贷款产品时明示年化利率,并指出公告所指放贷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存款类金融机构、消费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及助贷平台。利率公开透明,也就减少了机构的操作空间。
前不久,在第274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消保局局长郭武平提到,部分互联网平台导客引流费或信息服务费高达6%—7%,实际银行的贷款利率为4%-5%,同时要加大对大型互联网平台等市场主体收费方面的监管力度,以实现减费让利。
定价链条的各个环节被疏通后,至上而下的窗口指导就顺理成章。定价上限被压缩,行业内高利率覆盖高风险的模式行不通了,这将迫使消费金融机构精细化运营,以降低成本,同时选择向低利率覆盖的优质客群渗透。
目前,消费金融业务主要的盈利模式仍为利息收入。在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结构里,一般会包含资金成本、系统技术成本、坏账成本、获客成本、数据风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压缩运营成本、坏账成本可能是消费金融机构的主要调整方向。
对助贷机构而言,利率降低,利润空间就变得更小。尤其是增信助贷模式,综合息费一旦限制在24%以内,利息上限的可调整空间就更窄,因为仅资金成本就非常高。消费金融市场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资金价格一般在10%左右,银行的资金价格在8%左右,客群风险不同资金成本不同。
对消费金融公司而言,业务空间介于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虽然产品灵活,但想大规模触达优质客群绝非易事。内部,蚂蚁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相继获批开业,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外部,商业银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依托助贷平台参与到消费金融资源配置,扩大其所从事的业务范围。
虽然金融机构、助贷企业在适应政策的早期会非常痛苦,但市场发展自有其规律。与其选择抱怨,不如拥抱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