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变美”或暗藏陷阱,“医美贷”投诉不断有待整治
想要通过医美为自己的颜值加分,无奈囊中羞涩,这是不少年轻爱美者遇到的难题。为此,部分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医美机构合作推出“医美分期”“医美贷”等产品。与此同时, “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第三方合作机构强行搭售无关产品和服务”等乱象时有发生,奥一记者亲测医美APP并线下实地走访,一探“分期变美”的秘密。
测评医美APP未现“医美贷”广告
针对“医美分期”“医美贷”等乱象,有关部门开始发布规范政策。早在6月9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倡议。倡议提出,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客户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在此次测评中,记者并未在医美平台中发现“医美贷”宣传页面,但多数医美产品开通了花呗分期服务,支持3、6、12期分期付款,手续费分别为2.3%、4.5%、7.5%。分期页面广告语为:“轻松变美,毫无压力”。
此外,“更美”APP推出“更美次卡”。据了解,这是一款“轻医美服务次卡”,声称正品保真、低价透明、严选机构、无忧退款,购买后可在全城机构使用。记者留意到,该APP客服中心有“任买白条”“宜人贷”的答疑服务,但记者根据页面提供的号码拨打,显示“无此业务号码”。记者咨询人工客服,页面长时间显示“客服不在线”。
“新氧”APP则推出了“美次卡”,据悉,美次卡是新氧平台推出的第一张医美护肤卡,美次卡用户享受平台提供的从医美保险到用不完随时退的售后保障,更可在全城范围内跨店按次消费。
关于“医美贷”投诉不断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很多消费者吐槽被“医美贷”套路的遭遇:有的人本想做个几百元的光子嫩肤,却被推销下单购买几万元的美容项目。当消费者因高价犹豫时,推销员便会推荐顾客办理“医美贷”。
奥一新闻记者在实际走访中,发现确实有医美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医美贷”项目。
在珠江新城华明路上的一家专注做抽脂项目的医美机构里,咨询师在了解记者希望“瘦腿”需求后,为记者制定了“抽脂+部分填充”的方案,总费用为49920元。
当得知记者资金可能不足的情况时,对方表示机构支持花呗与信用卡分期付款。记者随后表示额度有限,询问是否有其他贷款方式,对方表示确实有与金融机构合作,并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度小满金融”APP中的“医美贷”服务。
“如果你按5万元的额度贷款,最高可以给你18期的分期,服务费和本金分别为550元和2777.77元。”咨询师表示,一旦确认贷款,她可以现场帮忙办理。在记者反复确认贷款方式后,该咨询师告知,到时贷款资金是直接给到医美机构,并不会打到记者账户。
记者随后下载“度小满金融”APP,确实有“医美贷”入口,但申请途径需要扫商户二维码才可接受贷款服务。
图源:度小满APP截图
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发现,许多消费者投诉医美机构、消费金融公司隐瞒费用、高额利息、高手续费、暴力催收等行为。
图源:黑猫平台
同时,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多数消费者认为“医美贷”利率过高,对贷款行为表示后悔。
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对于借贷利率有两种管制方式,对于金融机构借贷利率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限制,因此理论上没有明确的利率上限;对于民间借贷利率,根据最高法出台的最新司法解释,司法保护上限是央行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目前是年化不能超过15.4%。但是目前“医美贷”利率的确存在偏高、畸高,有些甚至超过了年化利率30%,此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
曾在金融机构工作的刘丹告诉记者,“医美贷”中收取的所谓各类服务费用,实际就是放贷前从消费者本金里面扣除一部分钱,通过隐形收费实现高额利润。
“医美贷”乱象有待整治
记者梳理发现,“医美贷”这一金融产品最早在2014年出现,直到2016年开始,巨头入场。首先新氧上线了医美分期产品,百度金融、美团、大众点评跟进,即分期、捷信金融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都相继推出了医美贷产品。
图源:某平台2018年整理的医美分期平台数据
但是,医美贷也衍生出了新型消费陷阱等现象。在此背景下,一场围绕医美贷乱象的整治风暴也就此开启。
今年6月初,中国互金协会发文倡议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要求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客户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并强调金融机构应当选择证照齐全、依法合规经营的第三方医疗美容机构合作,并建立相关机制对其合法合规性进行定期评估,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立即停止合作;8月,上交所、深交所已要求新挂牌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ABS)产品中,禁止新增“医美消费金融”相关资产入池,已发行的ABS产品不受影响。业内反映称,目前部分消金公司已叫停和医美机构的合作。
随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通知称,将通过“中国医美”监督自律信息平台公示医疗美容领域金融服务机构白名单,并倡议医疗美容机构使用合规的消费金融服务。
除了“医美贷”,片面夸大医美效果、推崇过度医美、隐藏医美风险,也成为医美App的“通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医美失败的投诉就有数百条。奥一新闻记者团队将采访多位因轻信医美APP上的广告而出现手术事故的“爱美者”,同时对相关医美机构进行走访,敬请留意明天的互联网医美平台测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