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院:职业放贷形成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近日,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印发《天津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指南(试行)》。

网贷之家注意到,在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方面,天津高院指出,借贷双方通过P2P网络借贷平台签订借贷合同,出借人与平台成立居间合同关系,但平台明确承诺或依据现有证据可以推定其同意为借贷提供担保的除外。P2P网络借贷平台因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出借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在案件审理中,为查清基本案件事实,可依法追加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在职业放贷、“套路贷”的审查及虚假诉讼防范方面,天津高院指出,出借人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的,一般可以认定构成职业放贷行为。因职业放贷行为形成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双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借款人应当返还借款本金及占用资金期间的利息损失。利息损失,一般应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简称LPR)计算,不能按照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高额利息标准计算。

津高法〔2020〕22 号

关于印发《天津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指南(试行)》的通知

第一、第二、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各区人民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本院各相关部门:

《天津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指南(试行)》已经于2019 年12 月13 日由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33 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执行中如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高院民一庭。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

2020年1月28日

为妥善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统一全市法院裁判尺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 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审理指南。

一、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

1. 【第三方收取借贷款项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出借人根据借款人指示,依约将款项直接支付给第三方收款人的,借款人 应作为被告。实际收款人可依当事人申请,作为证人参与诉讼。

借款人对实际借款关系以及借款数额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时,应追加实际收款人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经审查,被告并非实际借款人的,依法向原告释明变更当事人,拒不变更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2. 【第三方支付借贷款项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出借人根据借贷合同约定,指示第三方将款项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出借人应作为原告。实际付款人可依当事人申请,作为证人参与诉讼。借款人对实际借款关系以及借款数额提出有事实依据的抗辩时,应追加实际付款人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经审查,原告并非实际出借人的,裁定驳回起诉。

3. 【仅部分出借人起诉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出借人为两人以上,仅部分出借人对借款人主张权利的,如出借人的共同债权为可分之债,部分出借人仅就属于自己份额的借款向借款人主张权利的,予以准许。

如出借人的共同债权为不可分之债,仅部分出借人对借款人主张权利,要求借款人对全部出借人承担责任的,应当追加其他 出借人为共同原告,但其他出借人明确表示放弃向借款人主张权 利的除外。放弃债权的其他出借人对借款人另行提起诉讼的,不 予受理。

4. 【仅起诉部分借款人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借款人为两人以上,出借人仅对部分借款人主张权利的,应向出借人释明是否追加其他借款人为共同被告,出借人申请追加的,予以准许;出借人坚持不追加的,可予准许,但应依职权追加其他借款人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5. 【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对外借款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企业名义与出借人签订民间借贷合同,所借款项实际用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个 人使用,出借人主张企业承担还款责任的,予以支持。但能证明 出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 人或负责人对外借款权限予以限制,或出借人与该企业法定代表 人或负责人恶意串通,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除外。

企业因上述情形不承担还款责任,出借人依据民间借贷合同 请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承担还款责任的,予以支持。

企业申请追加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为第三人的,根据案件审理需要,决定是否准许。出借人请求将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的,应予准许。

6.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诉讼主体和责任认定】借贷双方通过P2P 网络借贷平台签订借贷合同,出借人与平台成立居间合同关系,但平台明确承诺或依据现有证据可以推定其同意为借贷提供担保的除外。P2P 网络借贷平台因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信息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给出借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在案件审理中,为查清基本案件事实,可依法追加P2P 网络借贷平台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二、举证证明责任与事实审查

7. 【缺乏借贷合意直接证据的举证证明责任及审查方式】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对当事人之间的借贷合意及出借款项的实际交付进行严格审查。

原告仅依据转账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而被告明确提出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的抗辩,并提供初步证据证明双方之间的款项往来系基于其他法律关系产生的,应对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借贷合意进一步予以审查,并向原告释明应就支付相关款项的发生背景、具体用途、双方协商过程以及未签订书面借贷合同(借条、收条、欠条等债权凭证)的原因等进一步提供证据,原告拒绝进一步提供证据或补充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双方有借贷合意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如果被告仅提出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的抗辩,但并未提供相 应证据证明双方之间的款项往来系基于其他法律关系产生的,或 被告直接承认原告主张的事实的,应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在排除虚假诉讼可能后,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8. 【现金交付的举证证明责任及审查方式】原告仅依据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提起民间借贷诉讼,并主张以现金形式完成交付,被告否认借贷事实发生的,应当根据债权凭证记载情况、当事人的实际支付能力、借贷金额的大小、资金来源、支付细节、交易习惯、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当事人陈述的交易细节经过等因素,综合判断借贷事实是否真实发生。

根据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可以要求原告继续补充提交证据,并传唤当事人本人、法定代表人或经办人到庭接受询问,必要时可依职权调查取证。经审查,现金交付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9. 【通过重新出具借据、确认函、对账单等方式确定借款本息的审查处理】借款人未偿还借款,出借人与借款人双方对前期借款本金和利息进行滚动结算后将利息计入本金,重新出具借据 再计算利息的,依据《民间借贷解释》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分别认定各期本金,最终计算出最后一期的本息之和,再依据上述解释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判断最后一期的本息之和有无超过法定上限,即以最初的本金为基数,以年利率24%计算的整个借款期间的利息和最初的本金之和,超过24%的部分,不予保护。

借款人偿还部分款项后,利息的计算应当以本金数额减少后 的实际数额为基数,不能以最初借款本金数额为基数。本金数额 多次减少的,应分段予以计算。

原告依据借贷双方已形成确认函、对账单等主张债权的,应当审查具体构成明细,对本金和利息应当分别审查,超过24%的利息不予支持。

当事人既不能提供具体构成明细的相关证据,又不能说明合理事由的,对其主张不予支持。

10. 【分别起诉同一借贷合同项下本息的审查处理】对当事人依据同一份借贷合同分多次起诉本金或利息的,应当在综合分析同一份借贷合同项下的本息是否具有不可分性、是否全部到期、分次主张合理性的基础上,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以及关联诉讼情况进行全面审查,以确定原告的诉讼请求是否应得到支持。

11. 【网络支付方式的审查重点】对于通过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支付方式进行借款和还款的,加大依职权调取证据的 力度,重点审查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相关支付媒介的账号 的实名认证情况,绑定银行卡号及绑定时间,与对方的交易记录及资金去向等材料,准确认定借款是否实际发生等案件事实。

12. 【未办理抵押登记的责任承担】出借人与抵押人签订抵押合同约定抵押人以其名下不动产为出借人的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因抵押人原因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出借人依据抵押合同请求抵押人办理抵押登记手续的,应予支持。

如因抵押物灭失或转让等原因导致无法办理抵押登记,出借人请求抵押人在抵押物的价值范围内承担民事责任的,应予支持,但抵押人承担责任的范围不应超过抵押权有效设立时所应承担的责任。

13. 【约定案件受理费、诉讼保全担保费、服务费和咨询费等担负方式的审查及处理原则】出借人依据借贷合同约定,主张为实现债权所发生的必要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诉讼保全担保费、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和配套费等)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 案件受理费、财产保全费,按照《人民法院诉讼费缴纳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法进行判定;

(2) 诉讼保全担保费,一般不予支持;

(3) 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和配套费等属于《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三十条规定的其他费用,在审查借贷合同约定的效力、相关费用是否实际发生、费用是否合理的基础上,对其合理部分予以支持,但与利息、违约金合并计算后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 不予支持。

14. 【违背公序良俗的借贷合同无效】民间借贷案件的审理应当以维护正常交易秩序、维护家庭伦理道德、维护社会公序良 俗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原则,民间借贷中存在下列 情形之一的,应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并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1) 因非婚同居、不正当两性关系等原因形成的“精神损失费”、“分手费”等债务;

(2) 因赌博、吸毒等非法行为形成的债务;

(3) 因“找关系”、“托人情”等请托行为形成的债务;

(4) 其他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和家庭伦理道德所形成的债务。

三、夫妻共同债务的审查重点

15. 【共同举债意思表示的审查重点】认定是否存在夫妻共同举债的意思表示,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 夫妻双方是否在借贷合同中作为债务人共同签字;

(2) 非借款方事后是否补签还款方案、保证书或在庭审过程中表明对该债务进行追认;

(3) 是否存在其他共同举债意思表示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非借款方作出口头承诺,或者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电子邮件等形式予以认可。

16.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的审查重点】认定借贷款项是否属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债务,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应当考虑夫妻双方的职业、身份、资产、收入、兴趣、习惯、家庭人口等情况进行判断;

(2) 借贷款项是否用于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维修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文娱教育及服务、居住、其他商品和服务等八类家庭消费支出;

(3) 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是否超过上一年度天津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三倍;

(4) 其他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

17. 【共同生产经营的审查重点】认定夫妻一方借款是否用于夫妻共同生产经营,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

(1) 夫妻一方负债系用于个体工商户或农村承包经营户经营的;

(2) 夫妻一方从事经营、投资,另一方虽未直接参与经营、投资但分享了经营、投资收益的;

(3) 其他可被认定为夫妻共同生产经营的情形。

四、民间借贷与其他法律关系的认定

18. 【争议的法律关系非借贷关系的处理】原告以民间借贷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之间争议的基础法律关系 并非民间借贷的,应依据查明的法律关系进行审理,并向当事人 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拒绝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19. 【原告以不当得利二次起诉的处理】

原告以民间借贷提起诉讼,因未能证明与被告存在民间借贷合意而被法院驳回后,又以不当得利再次提起诉讼的,依法受理。原告应对不当得利的要件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20. 【借贷行为涉嫌犯罪,出借人起诉担保人的处理】借款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或者已被生效的判决认定为犯罪,出借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的,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1) 出借人单独起诉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予以受理;

(2) 出借人同时起诉担保人和借款人的,告知出借人就借款人涉嫌犯罪的线索、有关材料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报案。出借人坚持起诉借款人和担保人,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 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受理条件的,应予受理。受理后 ,裁定驳回出借人对借款人的起诉,将借款人涉嫌犯罪的线索、 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并继续审理出借人对担保人的诉讼请求。

五、职业放贷、“套路贷”的审查及虚假诉讼防范

21. 【职业放贷行为的审查】出借人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在一定期间内多次反复从事有偿民间借贷的,一般可以认定构成职业放贷行为。因职业放贷行为形成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职业放贷行为具有营业性和营利性。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中, 可以根据出借人在一定期间内放贷次数、同一原告或关联原告提 起民间借贷案件数量、借贷合同约定格式化程度以及出借人是否 公开推介、宣传或明示出借意愿、借款金额和利息等因素综合认 定出借人是否具有营业性。同一原告或者关联原告在两年内向全 市法院提起民间借贷案件5 件以上,或者出借人在两年内向社会不特定人出借资金3 次以上的,一般可以认定出借人的放贷行为具有营业性。借贷合同约定利息、服务费、咨询费、管理费、违 约金等相关费用的,或者借款人已实际支付上述费用的,应认定 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出借款项。

主要业务或日常业务不涉及放贷的出借人偶尔出借款项,或 者出借人基于人情往来不以营利为目的出借款项,不构成职业放贷行为。

22. 【职业放贷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双方因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借款人应当返还 借款本金及占用资金期间的利息损失。利息损失,一般应按照全 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计算,不能按照民间借贷合同中约定的高额利息标准计算。

出借人因从事职业放贷涉嫌刑事犯罪的,应当及时将相关线索和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23. 【“套路贷”的审查及处理】民间借贷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借贷合意达成的资金借用协议,出借人多以收取合法利息为目的,而不是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套路贷”是出借人 以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借贷协议过程中实施 虚增债务、强迫交易、虚假诉讼等行为,属于违法犯罪行为。经 审查,符合《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中 规定的情形时,裁定驳回原告起诉,并及时将相关线索和有关材 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24. 【虚假诉讼行为的审查及防范】民间借贷案件审理中,应当重点审查和防范是否存在虚假诉讼行为。依照《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十九条规定,审查借贷双方的关系、出借人经济状况、借贷原因、款项来源、交付方式、资金流向等基本事实。必要时,要求当事人本人或者经办人出庭接受询问,对于不符合常理的陈述和自认,结合查明的事实予以认定。

经审查属于虚假民间借贷诉讼,对于原告的撤诉申请不予准 许,并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同时,根据虚假诉讼参与人的过错 程度,以及情节的轻重,加大适用罚款、拘留等妨碍民事诉讼强 制措施的处罚力度。虚假诉讼行为涉嫌刑事犯罪的,依法将相关 线索和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25. 【关联案件检索】审理民间借贷案件,应当对是否构成职业放贷或虚假诉讼进行关联案件检索。

六、其他

本指南自2020 年2 月1 日起执行。全市法院尚未审结的一审、二审案件可参考本指南进行审理。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