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房贷又涨价,手里有闲钱要提前还清贷款吗?

大家有没有发现最近房贷又涨价了!根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42个重点城市房贷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4月(数据采集期为2021年3月20日-2021年4月18日),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31%,环比上涨4个BP;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9%,环比上涨2个BP。这房贷利率以后还会不会上涨谁也不知道,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手中有闲钱,到底要不要提前还清贷款呢?(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4-20)

01

房贷利息的两种计算方式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要先理清房贷利息计算方式,分为等额本金等额本息

等额本金把贷款金额等分,每月偿还同等金额的本金,加上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特点是每月还款本金额固定,而利息逐渐减少,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月需要还的钱越来越少。

等额本息则是在还款期内,借款人每月偿还的本金和利息相等,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的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也就是说银行先收剩余本金利息,后收本金,所以这种方式的月供总额保持不变,但其中利息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少,本金比例会越来越高。

小夏在文中放了一张图片,大家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这两种还款方式的区别:

4月房贷又涨价,手里有闲钱要提前还清贷款吗?

这个利率具体怎么算的,去年有房贷利率转换政策,重新调整房贷利率计算模式,小夏去年也给大家讲过房贷利率转换成LPR的话题,如果选择了浮动利率,那么房贷利率将随LPR报价浮动,一年调整一次。如果选择了固定利率未来房贷利率就按当前利率固定不变。

现在各家银行官网中都有房贷计算器(房贷计算器链接:
https://www.fangdaijisuanqi.com),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计算两种还贷的具体情况。简单来说,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最大的区别在于利息的差距,等额本息的最终支付的利息通常较高,但是还款压力相对更小,每月还相同数额的本金和利息,还贷稳定,更适合那些每月收入较为稳定、不太会提前还贷的人群;而等额本金每月的还款本金额固定,而还款的利息则逐渐减少,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每月需要还的钱越来越少,最终支付的利息可能相对较少,适合那些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有可能提前还款的人群。(上述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2020-02-08,厚泽金融,2012-09-28)

02

该不该提前还房贷?考虑两个问题

所以从方式来看,开始选择了等额本金计息方式的似乎更适合提前还款,但也并不是这么简单,还要综合几种情况来考虑。

首先计算好,提前还款划算吗?

是否划算主要看两个方面:第一要看你的还贷进度,大家在银行APP“我的贷款”这一项中可以查询自己的房贷还款进度,如果利息已经还了很多了、剩下的大部分是本金,那么此时提前还款只是占用了自己的现有资金,并没有节省利息。通常来说,如果采用的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当还贷期限超过一半,比如20年贷款已经还了10年,这个时候剩下本金部分可能已经超过了利息,提前还款就不划算;如果采用的是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一般还款期限超过1/3,比如20年贷款已经还了7年,也可能已经将超过一半的利息还完了,提前还也没什么必要。

第二看贷款次数,如果你是第一次办理房贷,可以不用着急提前还清,因为前几年的房贷利率优惠力度比较大,一旦还清了,损失的是一种低利率的借款机会。

其次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个人需求和资金情况

这个适不适合主要看两个条件:首先看你的理财能力,刚刚我们说过了,目前房贷利率大概在5.3~5.6%左右,如果你的理财收益高于这个水平,不如把手上的钱用于投资,还能赚个“收益差价”;第二看负债水平和收入预期,如果当前负债率过高,未来收入预期也不明朗,自身又是对负债极度焦虑的那种人,此时有闲置资金可以考虑提前还贷。

因此,综合来看,如果处于贷款后期、剩下的多是本金,外加自身善于理财不必提前还贷,占用资金;如果处于贷款前期,本金基数大、利息高,此时手头有闲置资金,又没有较好的投资理财方向,本身对负债还比较焦虑,那么可以考虑提前还贷。不过,贷款主要是和银行签订了贷款合同,如果提前还款就相当于“违约”,银行一般也会收取一定的违约金。如果有提前还款打算的,违约金的部分也要记得考虑哦!(上述来源:搜狐,2020-12-01)

关于要不要提前还房贷的话题我们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小夏的节目能给大家带来一点收获!300个清晨,300次问好,感恩大家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如果投资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行为,那么我们这段旅程其实才刚刚开始。未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小夏将继续陪伴,帮助大家在理财这条路上开心成长,也希望我们每位听众都能够收获满满!

温馨提示: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