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定价新政被指变相降息,百万亿存款往何处去?

存款利率定价新政被指变相降息,百万亿存款往何处去?

6月21日,存款利率定价新政已正式实施。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广州地区某银行已下发通知,自6月21日起,将定期存款利率上浮上限由“上浮40%”调整为“基准+50BP(BP:基点)”。该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将由4.125%下降至3.5%。事实上,广州多家银行已下调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原因正是基于6月21日开始实行的新存款利率定价方式。

6月初召开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工作会议决定,银行存款利率报价方式由“基准利率乘倍数”调整为“基准利率+基点”,定于6月21日施行。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此次调整客观上有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端成本,推动贷款利率的下行。同时,这一举措还被外界理解为“变相降息”,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提高收益的政策利好。

6月22日,银行股成为沪深两市护盘主力军,成都银行(601838.SH)领涨,涨逾5%;江苏银行(600919.SH)、招商银行(600036.SH)、南京银行(601009.SH)、平安银行(000001.SZ)等涨逾2%。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认为,美联储议息会议结束,虽然远期有加息可能,但是短期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回归国内。此次存款利率报价方式改革,市场影响趋于中性。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存款利率报价方式的调整,加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时也间接传达了资金面稳定的积极信号。央行数据现实,截至5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229.22万亿元,同比增长9.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22.76万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低1.5个百分点。

不过,也有多名银行业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基层网点和客户经理担心揽储的压力不断增大。

银行成本究竟有没有降?

储蓄存款是银行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中金固收团队在研报中称,自2017年金融去杠杆、严监管以来,银行负债端一直面临较大压力,尤其在同业受限、回归存贷业务本源的背景下,储蓄存款成为各家银行必争之地。

此前,为有效维护存款市场利率定价秩序,在利率自律机制协调下,金融机构经过自主协商,形成了按存款基准利率倍数确定的存款利率自律约定上限。在此范围之内,各金融机构可与存款人自主协商确定存款实际执行利率。不过,为满足包括流动性指标等在内的监管考核指标,中小银行一直存在高息揽储的现象。

“在大额存款利率水平下调后,银行的资金成本理论上变低了。”中信建投金融组指出,存款利率定价机制调整利好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有利于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向实体经济让利。

值得要注意的是,这一次银行存单利率下行和央行降息有本质区别,此次调整是在未改变基准利率下的微调。

在具体实务中,大银行受到的监管更严格。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分析称,自律机制对于四大行的限制明显严于其他银行。在3年期存款利率上限方面,四大行下降了60BP,其他银行下降了35BP,四大行利率下降的更明显。这主要是因为四大行本身在揽储方面具有一定渠道优势,同时也需要国有大行在降存款成本方面发挥表率作用。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年末,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达265.79万亿元,四大行存款规模总计80.91万亿元,占54家上市银行的总存款比例为55.46%。

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一名内部员工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与城商行、农商行不一样,建行存量大,较少采用灵活的利率和各类营销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在存款利率降低的同时,银行揽储的难度随之加大,负债稳定性可能受损。”中信证券明明表示,自去年结构性存款受到监管压降以来,银行的稳定性存款(定期存款+结构性存款)增长难度加大,尤其是中小银行,同比增速下降明显。今年以来,“存款搬家”现象仍然严峻,如果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则意味着对储户的吸引力下降,可能流失更多长期存款。

上述建行人士表示,中小银行营销手段多样,不断下沉市场,吸引客户存款。

每年一季度是银行开门红时期,今年揽存争夺更为激烈,至今没有停歇。

据广东某农商行官网上,时代周报记者看到一份今年一季度开门红的喜报:“今年一季度我们进社区、进村庄、进工厂、进学校、进单位,全员营销,利用人脉吸存,合作揽存,激励促存。一季度完成了20亿元左右的揽储任务,超额完成任务。”

“在城商行工作的朋友每到年底就会打电话求存款,这周大额定期(三年及以上的存款)已跌到3.5%了,直降0.8个点,吸引力下降了。”一名投资者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发挥中小银行的区域优势

吸储难一直制约着中小银行发展。

广东某农商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中小银行的渠道能力和公信力相对更弱,揽储难度大于国有大行。“我们一直全力组织营销存款,稳定市场份额。虽然我们大额存款单利率没有大行下降那么多,但也受到一定影响。”上述人士说。

此前,不少中小银行一度通过互联网渠道批量获客,快速吸储。2020年年底,监管政策加强,支付宝率先下架互联网存款产品,随后多家互联网平台跟进。此外,在“靠档计息”政策约束下,不少银行为合规经营下架了“智能存款”产品,中小银行资金渠道变少。

“高息存款产品的强监管使得中小银行很难实现有效、可持续性地吸收低成本资金。”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分析,短期来看,积极参与同业市场,通过发行大额存单等方式缓解短期的负债问题,是中小银行较合理的选择。

“前期监管在打击高吸揽储现象,但是在监管过程中发现,高吸揽储集中于中小银行,原因是中小银行资金渠道来源较为狭窄,且中小银行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表示,监管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将原来一刀切的基准利率倍数,改为基准利率+基点,并且对不同银行设置不同加点,这是允许中小银行适当提升存款利率,来吸引储蓄。

盘和林教授补充道,这次存款利率上限调整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小银行,未来银行业的格局将出现分化,小银行将服务于风险较高的信贷客户。

上述广东某农商行人士则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存款利率近年在不断走低,趋向低利率环境。

“我们会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差异化竞争来克服揽储困难。”该人士补充道,中小银行的相对优势在于对本地客户和经济状况了解程度较深,与本地企业联系紧密,更了解客户需求。

相关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猜你喜欢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